顶尖学科的创新和发展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展示中国顶尖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学术成果,上海教育出版社计划启动中国顶尖学科出版项目。项目第一册推出复旦大学这一系列的历史地理学科英语学科知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高级教授葛建雄为主编,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红为副主编。

据悉,该项目将推出第二册同济大学建筑学科。

12月11日,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世纪出版园举行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新书首发式暨学科与学科历史建设研讨会。

第四轮学科评估:打造中国“学科名片”,“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出第一辑(打造中国学科名片)插图

会议现场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6月。它的前身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小学科学活动谭其骧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成立。1983年8月,研究生周振鹤、葛剑雄在谭其祥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成为中国第一批两名文科博士。

2017年,由历史地理支持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学科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奖A 等级。今年,中国历史一级学科再次入选新一轮全国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研究期刊《历史地理研究》期刊《历史地理研究》(前身为历史地理学)也进入了中国核心期刊的行列,成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学术家园。

第四轮学科评估:打造中国“学科名片”,“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出第一辑(打造中国学科名片)插图1

学术经典(四卷)《谭其祥卷》《邹逸麟卷》《周振鹤卷》《葛剑雄卷》

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包括学术经典(四卷)《谭其祥卷》《邹逸麟卷》《周振鹤卷》《葛剑雄卷》及学术前沿(五卷),即将出版的《学科学术史》《论总目》和谭其祥、邹逸麟、葛剑雄、周振鹤的《学术传记》。

葛剑雄感慨地说,这套丛书不仅仅是对的复旦历史地理学科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总结,他对这套书的写作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他说,一方面,这套书的编写弥补了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空缺,整理了邹逸林先生的口述、学者自传的写作等历史资料;另一方面,它也是形式上的第一个。国内外一流学科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传承,但没有以学科为主线的出版项目。

他说,一方面,这套书的编写弥补了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空缺,整理了一些历史资料,如邹逸林先生的口述,如学者自传的写作;另一方面,它也是形式上的第一个。国内外一流学科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传承,但没有以学科为主线的出版项目。几年后,他还有信心修改和续集该系列。

第四轮学科评估:打造中国“学科名片”,“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出第一辑(打造中国学科名片)插图2张晓红认为,该系列的出版展示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多年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总结。它不仅具有学术深度,而且具有历史厚度。这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的集中表达。同时,也是史地学科与高校双一流建设对接的尝试,讲述中国学科本身的故事,走向世界舞台。

葛剑雄复旦大学副校长

陈志敏

中国顶尖学科出版项目为读者提供权威、全面的描述,相信工作将不可避免地启发其他学科的发展,也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学科建设,让中国顶尖学科走向世界,打造中国的学科名片。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第四轮学科评估:打造中国“学科名片”,“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出第一辑(打造中国学科名片)插图3前副主任齐德树认为,这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出版意义上看,注重国家战略需求,对提高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汇集了国内公认的学术领导,确保了学术内容和内容的质量;第三,上海教育出版社作为以教育为主线的出版机构,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编辑团队,更好地保证了项目的出版质量。

新书揭幕来自各高校和学科的学者在学科与学科史建设研讨会上畅所欲言。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认为出版工程是学术出版的创新,扩大了主题出版的范围,展示了中国一流学科的标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题出版研究所院长、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执行主编韩建民表示,中国学科的发展应注重水平成果,更注重发展历史和学术传统的继承;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教授陈中原说到学科建设与人密切相关,总结前辈的学术理念和学术背景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

李玉尚

尹玲玲,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复旦历史场所培养的学生,表示今后的教学工作将继续传承师风。作为历史地理学的第一代人,谭先生现在有葛建雄、周振和等著名教授。今天,谭门的弟子和弟子们聚集在一起,见证了顶尖学术建设和顶尖人才培训的继承。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

世纪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