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

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持地方高质量发展

——兰州理工大学十年科技工作成果

夏天东

扬帆起航,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理工大学以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和地区的重大需求,突出科技工作,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小学科学教材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解决了西部地区和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工程技术问题。

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实务实、开拓创新的红柳精神

瞄准科技前沿

夯实创新基础

在四面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修订发布了学校研究资金管理措施干研究资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积极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试点工作,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激励制度的实施,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数据沉默,地面响亮。

数据沉默,响亮。十年来,学校发表了6143篇高水平论文;专利授权1514项,软件注册487项;获得各种

省部级奖励

136项。其中,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技术、有色冶金成套设备、材料涂料保护技术、农业废物回收利用、甘肃省产业三现代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方面获得6项省级科技奖一等奖。勇往直前,勇往直前。学校创新创造的成果不仅惠及国内,也惠及世界。

2014年,国际著名的美国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学校材料学院

陈剑虹

英语专业教授《Micromechanism of Cleavage Fracture of Metals——A Comprehensive Microphysical Model for Cleavage Cracking in Metals》

(金属解理断裂的微观机理-金属解理断裂的综合微观物理模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专注于金属解理断裂微观机制研究的原创专业,也是反映中国学者在金属解理断裂微观机制领域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2017年11月,学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获得ISO9001证书成为中国第三家获得的证书ISO认证9001科研管理质量体系的高校。2017年11月,学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获得ISO9001证书成为中国第三家获得的证书ISO认证9001科研管理质量体系的高校。不断创新的基础是加强学术交流,跟踪学术前沿。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第205届双清论坛,2019年举办甘肃先进制造高端论坛,2020年举办国家工业设计一流专业建设暨敦煌2021年,中国镍钴金属新材料技术创新论坛等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议……精彩的学术报告和交流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学术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校在行业和学术界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拓展师生学术视野,触及学术前沿,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为了进一步拓展师生的学术视野,触及学术前沿,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近十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建设红柳文化讲堂同时,为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学校交流活动,学校每年设立100万元学术交流基金,组织举办50多份高水平学术报告

胡文瑞

郑晓静

柴天佑

国内外1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做学术报告。

建立骨干团队

加强人才支持

创新之道,只在得人。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骨干和团队建设,制定并实施了红柳优秀青年、优秀人才和团队建设计划,建立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基金

,以领导人才为核心,梯队结构合理点科研方向,形成以领导人才为核心、梯队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同时,加强对科研团队的支持,支持团队成员主动走出去,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影响力,打造大品牌。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有两所学校长江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团队8个,甘肃省高校协同创新团队8个,红柳科技创新团队11个。

红柳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红柳杰青资助计划、红柳优青支持计划是学校密切联系国家各类人才项目、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人才培训质量的有力措施。十三五以来,200多名青年教师获得红柳计划青年资助,有效解决了制约人才发展的资金问题,为学校优秀人才开展高水平教学科研提供了保障,搭建了优秀人才快速成长的平台。

青年教师一直是学校科研的后备力量,也是科研创新团队的生力军。为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挖掘研究领域,积极参与和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学校自2012年起每年设立150万科研发展基金,为科研团队梯队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确保学校的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人才带头,团队合作,学校创新成果特别突出。

有色冶金设备与信息集成技术特色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走向世界;西北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团队扎根西北,创新研究成果融入国家或地方标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胡文瑞等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工程、材料和化学三个学科进入学校ESI世界前1%的学科;曹洁

杜小泽

、张云生、王国英等教授专注于自然科学领域,带领学校稳步发展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李鸿渐、张世新等教授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促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新智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凡种种,不一而举。

搭建科研平台

促进产学融合

科研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本支撑,也是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搭建科研平台

促进产学融合

科研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本支撑,也是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起点。在过去的十年里,学校加强了顶层设计,整合了资源。通过简化学科优势,继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不断促进产学一体化,努力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点。十年来,一组硬核数据展示了学校产学研结合的非凡成就——

2013年,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加工再利用的批准,标志着学校成功进入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实力迈上新台阶。

2014年,学校承建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甘肃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获批建设,成功入选甘肃省高校

精准扶贫

智库。2015年,学校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局和省政府共建的25所地方大学之一。四个学科被批准为国防特色学科,是全省唯一进入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大学。

2016年,依托学校建设运营的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院成为甘肃省高校新智库。研究所坚持以甘肃为基础,面向西北,积极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委托任务,积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能力,产生一系列具有决策影响力和社会信誉的研究成果。甘肃省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于2019年在学校建设运营。全校集中国防学科团队和研究力量,组织政策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协调研究,服务

军民融合

升级发展全产业链。2021年,兰州理工大学金属表面保护与延寿学科创新引智入选教育部、科技部

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111计划)。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

截至目前,学校科技创新基地已达122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国家科研机构3家,教育部科研机构8家,省部级其他科研机构36家,区域研究所6家,校企合作科研机构38家,校级科研机构32家。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各学科的交叉整合,促进全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校在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聚集科研力量,成立了兰州理工大学黄河流域水生态水工程研究所、西部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创新研究中心、智慧城市工程技术研究所、敦煌设计形态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重点,突破学科壁垒,催生新的学科方向和增长点,积极努力,承担重点重大项目,不断提高科研综合实力。科技成果转化

为社会发展服务

高校有责任扎根地方,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兰州理工大学根据当地经济和主导产业的需要,与兰州、兰州、兰州、兰州、白银金昌张掖、学科网科学酒泉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了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研究所、白银新材料研究所、酒泉先进技术研究所等区域研究所。同时,与

金川集团

、东风集团、兰州石化公司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了38家校企科研机构,如兰州理工大学兰石研究院。同时,与

金川集团

、东风集团、兰州石化公司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业、大学、研究合作关系,建立了38家校企科研机构,如兰州理工大学兰州石化研究所。区域研究所和校企科研机构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步伐。实现产学融合,学融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地方改革发展。

兰州理工合金粉末公司针对全省石油钻采高端智能设备行业需求,成功转型为复合金属陶瓷缸套等生产技术。学校自主研发的长寿命镍基高阻电热合金丝(带)关键技术制备了国际领先的电热合金丝带,在金川集团生产应用中形成了大规模的电热合金;开发了195目圆筒印刷镍网技术

金昌宇恒镍网实现转型推广。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全过程铝锭哈萨克斯坦出口连铸生产线,马来西亚等国家,为电解铝企业新增经济效益数亿元。此外,还开发了一系列特种泵阀,是特种行业应用的关键设备。在过去的十年里,学校为企业完成了3000多个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技术研究项目。201金融学科2年横向科研资金5000多万元,2020年近1亿元,资金7亿元以上。学校立足新起点,为大力实施四强行动,建立了服务全省的高级产业基础产业链制定专项工作实施计划,为全省重点产业链主要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集群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创新联盟的建立,促进政治、产业、大学、研究、应用的协同创新,为建设独立、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技术支持。新征程呼唤新行动。未来,兰州理工大学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德育基本任务,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锐意进取,艰苦奋斗,聚焦国家需求、甘肃能力、群众期待和未来方向,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推进一流成果建设,加快我省四强行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