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计划(精选21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做好详细的教案准备,借助教案可以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如何写教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学教学教案(精选2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的意义,掌握加减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互逆关系、加减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总结、归纳、判断和推理能力。

  3.利用加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加减的意义,掌握加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减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程

  老师:你有好朋友吗?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老师:加减也是好朋友。他们之间会有什么秘密?在这节课上,我们将探索加减的意义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探讨加减的意义。

  (1)教学加法的意义。

  ①教材第2页例1情境图显示课件。

  老师:仔细看题目。你知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公里吗?如果用线段图来表示

  你能画出你们之间的关系吗?

  ②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度如何计算?

  ③引导小结: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称为加法。加的两个数字叫加数,加的数字叫和。

  (2)教学减法的意义。

  ①教材第3页第(2)、(3)小题出示课件。根据题目画出来

  线段图。

  ②分析两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法计算。

  ③引导学生与第(1)小题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已知两个数和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操作称为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称为减数,减去的加数称为减数,未知数称为差。

  2.探讨加减部分之间的关系。

  (1)教学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老师:我们已经知道加法了。我们来谈谈加法各部分的名称,找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教学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老师:减法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3)沟通梳理加减关系

  老师:通过几个算法的比较,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加减法

  两者的关系吗?

  (板书: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三、检测反馈

  看课件,完成基础训练。

  2.完成课本第三页。

  3.完成1、2、3、4、5题的课本练习。

  四、课堂总结。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教材解读:

  《荔枝》是人教版六年级第二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这组课文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把心放在文章中,把握关键句子和段落,设身处地阅读,思考,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受。

  荔枝的作者是肖复兴,课文采用双线结构,明线写母爱,暗线写儿子对母亲的爱。

  写作最大的特点是看到真相的细节,通过描述第一次买荔枝,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母亲临终前买荔枝,深刻生动地呈现了强烈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读起来让人忍不住心酸,心动,泪流满面。

  本文描述了两种水果:沙果和荔枝,作者对沙果的外观和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的场景描述特别详细。

  我妈妈为我准备的沙果是一盘,每一盘都有疤痕,有的皮肤腐烂,比海棠大不了多少小水果。就是这样一盘水果,我妈一个个挖出疤痕,每一个都洗干净,让这个疤痕累累的沙果处理变得精致。这种详细的描述不仅体现了母亲的贫穷和节俭,也体现了母亲深沉而宽广的爱。母爱,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身份卑微,不会因为任何条件而减少或改变。当我回到家,看到妈妈精心处理的沙果时,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说真的很便宜。多么善解人意的儿子啊!今天的孩子,自己花钱大手大脚,更不用说,还不喜欢父母的节俭,甚至因此与父母发生争执甚至大吵大闹的人也很多。这样,作者的体贴和理解就更有价值了。

  课文一开始就写了我第一次给妈妈买荔枝。当时刚在郊区找中学老师,衣袋里有当月42元半的工资。作者用挣来的第一笔工资给妈妈买荔枝。荔枝虽然贵,但终究有价,孝心无价。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场景让作者终生难忘,多年后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母亲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荔枝,然后用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去皮肤,不让皮肤掉下来。她的手掌握着荔枝,就像抱着一只刚啄蛋壳的鸡,看着她不情愿地吞下它。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多么喜欢荔枝。然而,母亲不愿意吃她喜欢的东西,总是留给她的儿孙。多么无私的爱啊!

  从文末到现在,荔枝依然年年红作为结尾,言语已尽而意。荔枝还是人不在,现在,我每年都买荔枝,但是,妈妈再也尝不到我买的荔枝了。这种遗憾,这种痛苦,这种深深的思念,让所有人,读到这里,心都忍不住颤抖。

  设计理念

  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基础,强调主体的充分参与、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本课程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掌握文本描述沙果和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细节,反复阅读,体验角色,与文本交谈。走进母亲,体验母爱;然后转化为作者,设身处地去感受这份深深的爱。感动学生在阅读中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这种感人的人间真情。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子孙的深爱,体验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唤起他关心父母的心。

  3.抓住文章中详细描述的地方,分析单词和句子,体验丰富的情感,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阅读,通过细节描述体验母亲对子孙的深爱。

  教学难点:用心感受母爱,唤起关爱父母的心。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感知,提出问题。

  三、阅读课文,感受母爱

  (一)沙果表达母爱

  (二)荔枝表达母爱

  (三)升华情感

  四、布置作业:

  精彩片段:阅读课文,感受母爱

  (一)沙果表达母爱

  1.课文中哪一段重点描述了沙果?

  2.请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述沙果的句子,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沟通反馈:

  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水果。每个人都有疤痕,有些皮肤腐烂。只是让妈妈一个个挖出疤痕,洗干净。每一种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滴,果皮上的红纹显得格外清晰。我不知道老人洗了好几次才这样洗。

  教学目标:

  掌握健康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2.知道健康的四大基石和意义。

  3.列出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4.认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选择并逐步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健康的概念,知道如何获得健康。

  难点: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程

  1.播放范晓萱主唱的健康歌曲。

  2.问学生这是什么歌?歌词里唱了什么?

  3.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导出学习内容(生活方式和健康)。

  (二)提问讲解

  1.老师提问。请回忆小学学习的健康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什么是健康。

  2.学生举手回答。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和解释健康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4.教师总结。健康不仅是一种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一切都以健康为载体,健康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智慧和性格,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健康包括三个部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那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健康呢?

  (三)活动一

  如何获得健康?

  1.活动目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正常生活和心理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要明确获得健康,就要树立“健康四大基石”的信念,知道“健康四大基石”的含义。

  2.活动形式。自学、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3.具体操作。

  (1)学生按要求自学教科书中“健康四大基石”的内容,并分组讨论。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给予指导。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4.教师总结。获得健康是每个学生的权利、责任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学会判断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呢?

  (四)提问讲解

  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林军日常生活方式的表现图;要求学生判断林军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不健康的,并说出原因。

  2.学生根据要求做出选择,并解释原因。

  3.教师应及时补充与学生互动的解释。

  4.教师解释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如不注意睡眠和运动引起的慢性非传染病)。

  5.教师总结。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健康和不健康。要想获得和保持健康,就必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

  (五)活动二

  想想为什么林军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什么?

  1.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纠正不良习惯,需要健康知识的指导,需要坚定的信念支持,需要帮助正确的行动和意志努力,了解发展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然后知道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知识”、“信仰”、“行动”的统一。

  2.活动形式。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班级交流,老师总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布置活动要求。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同桌之间交流经验。

  (3)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推出代表与老师、同学交流分享。

  4.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林军这样的例子是客观存在的。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否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我希望学生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有问题,就要对自己提出纠正要求,用健康的知识、坚强的毅力和积极的行动克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收获和保持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师总结

  生活方式离不开健康。如果你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就会有健康。今天,我学习了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我相信它们将成为我们未来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同时,要关注家人和周围人的健康,成为健康的使者。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告别无知,选择文明,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现代健康观念的实践。

  教学目的:

  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尤其是下雨前。

  教学难点:懂12个生字,能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生词“湿”、“搬”;写“得”、“非”。

  教学方法:卡片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介绍对话,揭示主题

  1.让学生谈谈他们在生活经历中知道雨前的现象。

  2.板书课题。学生们一起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识生词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准确阅读生词的声音,顺利阅读课文。

  2.学生互相提醒,注意阅读正确的发音。

  3.阅读单词。

  4.阅读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5.交流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落。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看完课文,同桌交流知道什么。

  4.派代表全班交流。

  仔细阅读课文,阅读中感悟

  1.学习第1-3自然段。

  A、学生可以自由阅读。

  B、学生们交流和理解了什么。

  C、展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场景的挂图。

  看完图片后,学生可以自由阅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用“-”画小白兔,用“”画小燕子。)

  D、指名阅读,并对小组角色进行评估和阅读。

  E、重点指导阅读“我忙着抓虫子!”这句话。

  F、全班男生女生分角色读,读出小白兔问题的语气,小燕子耐心温柔的语气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段自然段。

  A、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B、学生可以自由合作阅读。

  C、小组练习说:小白兔又遇到了谁,问了什么?小动物是怎么回答的?

  D、小组派代表到班上说。

  E、小组朗读角色。

  F、展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场景的挂图。

  G、根据角色阅读指名。

  H、齐读,表演读。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记住生词。

  A、学生可以自由阅读生词。

  B、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C、学生口头扩词。

  D、阅读课文分为自然段。

  学习8、9自然段

  1.激发学生思考:

  A、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

  B、天真的下雨了吗?

  2.引导学生朗读第8段和9段自然段。(读出小白兔焦虑的肯定语气)

  3.引导学生总结下雨前的迹象:小燕子、小鱼、蚂蚁的活动。

  指导背诵课文

  1.自由背诵课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检查反馈: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拓展延伸

  1.学生们谈论他们知道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学生交流关于动物和天气的有趣故事。

  书写生字

  1.学生阅读要求书写的单词。

  2、交流写作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得,非常”。

  3.学生画红、写作、作业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如操作、观察、验证、讨论和归纳,探索和掌握圆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可以正确计算,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可以应用公式来解决。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推理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推理能力。

  体验数学来自生活的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可以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了解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过程。

  教学准备: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图。

  一、回顾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1.老师: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会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谁来说说他们面积的计算方法?

  老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

  2.问题: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如何计算已知圆的周长的直径或半径?

  3.介绍:我们研究了圆的周长、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板书:圆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对周长和已知周长直径或半径的理解,唤起学生寻求矩形和正方形面积的经验,为新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识

  1、教学例7。

  (l)初步猜测: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说说你猜想的依据。

  (2)圆的面积和半径或直径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

  (3)出示例7第一幅图。思考:图中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独立填空。

  (5)猜测: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左右?

  学生反击后,很明显圆的面积小于正方形面积的4倍,可能是3倍以上。

  (6)出示例7后两张图,按同样的方法计算填表。

  正方形面积

  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

  圆形面积约为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精确到十分位)

  2.沟通归纳: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沟通,明确

  活动目标:

  情感和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尊重老年人、关心老年人、帮助老年人的情感和态度。

  行为和习惯:见老人主动打招呼,对老人有礼貌,能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

  知识和技能:了解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年人有深刻的了解,了解老年人发挥余热,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式关心和帮助老年人,培养获取信息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流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方、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身边的老人,将“关心老人”的思想内化为行为。

  活动重点:

  了解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年人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的态度。

  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式照顾老人,帮助老人。

  活动准备:

  1.根据《敬老国》的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

  2.摄取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制作成CAI课件。

  3.引导学生了解身边老人的情况,收集物品、照片或证件。

  四、歌曲《常回家看》。

  5.有几张亲情果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二、欣赏故事,激发学生敬老爱老。

  1.走进故事屋,欣赏敬老国的故事,想一想:国王为什么要把“弃老国”改成“敬老国”?(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关心老年人。)阅读题:9关心老人

  [点评:品生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活动应有趣,教师通过故事引入紧密吸引一年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2.赞美我们的祖父母

  过渡:像秋山的爷爷一样,我们的爷爷奶奶是一个家庭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1)谈谈自己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有什么特长(物品展示:老人的作品、书画、编织手套)

  (2)交换祖父母、祖父母、祖父母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照片或证书总结:我们的祖父母太有能力了!喜欢他们吗?爱他们吗?事实上,孩子们爱他们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非常非常(爱我们)。

  点评: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大纲,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感情,让学生有话要说。培养学生收集、整合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在评价和引导上紧跟情感目标——认识老人,感受老人。】

  第三,情感共鸣唤起了学生对家里老人的感激之情。

  课件情况1:早上,奶奶用三轮车把晨晨送到学校门口,告诉她送到学校门口;晚上,三轮车把晨晨的孩子带回家。

  思考:你觉得奶奶怎么样?

  情境2:在早晨的生日那天,奶奶给了她一个特别漂亮的娃娃。

  思考:当你收到奶奶的礼物时,你想说什么?

  3.爷爷奶奶为你家做了什么?

  小结:孩子们,正如你所说,我们的祖父母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无私地为我们做出贡献。即使他们不在我们身边,他们也日夜关心我们。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他们。

  课件:读一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人是宝,社会家庭离不开。为国家做贡献,为家解烦恼。

  点评:品生课离不开生活。课件真实地再现了老年人对年轻一代的无私奉献。这些小事被孩子们认为已经习惯了。由于对老年人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层层铺垫,学生们泪流满面,“深爱,理解真理。“老人的爱一点一点地走进了孩子的心里,所以,读一读,成为孩子深情的朗诵,情感的共鸣,永恒的记忆。】

  四、游戏反思,了解老人的喜忧。

  过渡:老人有多爱我们,但我们知道我们的祖父母吗?让我们玩一个游戏:摘亲情果,谁能回答隐藏在果子后面的问题,谁就能摘亲情果。

  1.课件展示亲情树,树上有四个亲情果,果实中隐藏着四个问题。(在课堂上当场奖励亲情果图片。)

  问题1:你知道爷爷(奶奶)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吗?(从活到学到老,爱好广泛,能干,生活细节等。

  总结:孩子们,你看,很多孩子都摘到了第一个家庭成果,因为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关心,其实是从理解开始的,老师相信你以后会更了解他们,对吧?

  问题2:你为爷爷(奶奶)唱过生日快乐歌吗?

  (从和谁一起唱歌,老人的心情,老人的快乐时光,以后提醒老人过生日等评价)

  老师:孩子们,每次过生日,总有一大群人围着我们祝福,爷爷奶奶也在这个祝福的人群中忙碌。假如,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心为他们唱一首《生日快乐》,他们该多幸福啊!

  问题3:你知道什么能让你的爷爷(奶奶)感到最幸福吗?(老师:是的,因为爷爷奶奶觉得你们都把他们放在心上!让我们一起说——“小辈关心,老人最幸福”。

  老师:是的,因为在她心里,你们都是她的希望!所以,记住——“小辈出息,老人最幸福”。老师:你真是个体贴的小女孩!是的,家庭和谐,老人最幸福”。

  老师:是的,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尊重老人,老人最幸福”(相机共唱歌曲《经常回家》)

  【点评:实现游戏中的教学目标,环环相扣,走进老人的内心,了解老人的需求。一咏三叹,将对老人的深刻理解,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小结:孩子们,老师很高兴,因为你和家里的老人有联系,你知道他们最大的愿望,知道他们最期待的幸福。让我们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让爱住在我们家里,好吗?

  问题4: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你知道他们的行动有什么困难吗?你是怎么帮助他的?

  (学生互动,体验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痛苦:让学生戴上耳塞听别人说话;用绷带缠住学生的胳膊梳头穿衣;让刚掉乳牙的学生吃饭等等。)

  【点评:德育不能没有经验。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我们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一开始,人性善良。孩子对老人的感情加深了。】

  总结:孩子们,由于岁月的流逝,老年人的青春消失了,有些手脚不好,有些耳聋,有些牙齿脱落,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应该给老年人很多方面的照顾,更仔细的照顾。让这些亲情果成为老人的开心果。

  树立榜样,引领学生的行为。几个视频片段

  1.孩子们为老人做了什么?

  你有什么比他们做得更好的吗?

  3.看到孩子们如此孝顺,尊老国的国王奖给了大家很好的儿歌。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课件:读儿歌

  奶奶年纪大了,嘴里缺牙;爷爷年纪大了,头发白了。我拍了拍他们的背,张开嘴笑了笑;我给他们倒了一杯茶,脸上开花了。爸爸妈妈直夸我:真是个好娃娃!

  4.你还想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

  点评: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教师可以突破教材,走出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

  六、课后延伸,观察活动

  孩子们,“尊重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老年人年纪大了,但他们为家庭的幸福和温暖做出了贡献。我们应该关心和爱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需求,并帮助他们做我们能做的事情。回去后,坚持你想为爷爷奶奶做的事情,把这些事情写在日记里,或者拍下来画下来。下节课我们会举办一个小展览,评价谁是爱老敬老的好孩子。

  点评:活动的延展性使学生课堂来自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充分发展个性,发扬个性,不仅让孩子理解,而且深入生活实践,发扬,让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是德育的核心之一。同时,该活动服务于下一个活动。承上启下的作用。】

  评析:

  《关爱老人》是苏联教育版一年级《道德与生活》第三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年人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的态度。

  在《关爱老人》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儿童乐于接受、适合接受的生动方式进行教学。比如《敬老国》的故事介绍,“摘亲情果”的游戏兴趣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需活动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安排学生收集老年人制作的物品、照片或证书,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老人在课件屏幕上接送孩子,给孩子过生日的生活场景等,拉近了课本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体验老年人行动的困难,再次感受老年人的困难,培养学生积极关心,帮助老年人行为和强烈的情绪,课堂延伸:坚持你想为祖父母做,把这些事情写在日记上,或者拍摄,画,下一节课我们举办一个小展览,评价谁是爱老的好孩子,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完善。真正体现了品生的目标之一:让学生过上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紧跟教学目标,层层铺设,环环相扣,心中有一条主线:了解老人,了解老人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老人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关心和帮助老人的态度,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情感。因此,在这次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对老人的感受,比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贯穿于“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现代教学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到学生的学习方法设计。在整个活动中,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逐渐实现了教学目标。它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

  电化星座或板画星座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进新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看到蓝天上有许多明亮的星星,闪闪发光,非常有趣。天上的星星多极了。我们通常说天上有很多星星。我们用什么词?

  结合学生的回答,提示卡:无数,无数。(正音)导读“天上有无数星星”,“天上有无数星星”。

  天上的星星真的数不清吗?孩子们,你们数过吗?

  有时有一个孩子,最喜欢数星星,他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

  今天,我们将讲述“数星星的孩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看看谁能读完这篇课文,知道是谁写的。生字要读对字音,要记住字形。

  学生自学。

  三、读后检查。

  谁能说这个故事是谁写的?张衡是谁?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教一部分生词新词。

  把生词组成句子。出示句子:

  “张衡是汉朝人。他努力学习天文学,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张衡教学:注意这两个生词都是后鼻音。“张”字旁边是什么?这是什么“张”?(弓、长)

  汉朝教学:有时候中国的一个朝代离我们有一千七八百年了。

  教学研究:非常认真,非常仔细的研究,不怕苦,不怕困难。(举陈景润叔叔研究数学的例子。)

  教学天文学家:研究太阳、星星、月亮等天体分布在哪里,如何运作的专家,称为天文学家。

  阅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指点:这篇课文是关于张衡小时候如何数星星的故事。他怎么数?听老师读课文。(课文自然导入。)

  (学习生词必须涉及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你就不必坚持“从头到尾”的数学顺序,而是先学习最后一段,把课文学习和学习单词结合起来,既省时又有效。)

  五、范读全文。

  你喜欢读这篇课文吗?课文里还有几个字不认识,我们再来学习。

  六、重新学习单词(生词分批教,难点分散)

  展示另一批生词组成句子:

  张衡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教学依赖:分析字形,复习“非”笔顺。

  教学仰:头抬起叫“仰”。(动作演示)抬头看叫“仰望”。

  教学指:让学生(手指、指导、指导等)。

  再次显示由第三个生字组成的:

  想着爷爷的话,张衡晚上起床看星星。他看得很清楚,北斗星真的绕着北极星转。

  清楚:突出“清楚”增教“清楚”、“一清二清”。

  绕:复习“浇”。组词:绕线,绕转。什么绕着什么转?谁能说一句话?

  (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理解生词。)

  七、初读课文。

  八、巩固字词。

  识记字形。抄写生字。

  学习目标

  1.在活动中积极学习各种足球动作技术,在游戏过程中灵活运用,发展兴趣、参与意识和信心。

  2.在练习中关心同伴,严格遵守安全常规和游戏规则。提高合作学习和竞争力。

  3.小足球组合动作可以初步使用。

  4.提高运动素质,如敏感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发展身体素质。

  学情分析

  1.学生从未上过足球课,对足球游戏非常感兴趣和喜爱;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绝大多数学生不懂足球,也不懂足球的技术动作。少数学生在电视上看到过。

  3.学生综合水平、中、下三个层次的差异不是很明显。

  教学内容

  足球运球,传球,停球

  教学过程

  一、准备

  游戏:手运球比快,脚运球比快(6分钟)

  1.老师问:我们班是一个强大的体育班。有些学生喜欢篮球,有些学生喜欢足球?

  今天,让我们做一个实验,看看篮球是用手还是足球用脚?想试试吗?想试试吗?想试试吗?

  2.游戏分组游戏

  3.师总结:篮球;足球;因为我们现在不熟悉足球,这说明。我们的基本足球技能还不到位,所以今天我们将学习基本足球技能,好吗?

  二、游戏:停球-传球-停球(16分钟)

  1.老师:我们先学传球或停球技术,请尝试一下

  2.尝试分组滚球和空中球的停球方法;

  3.小组展示停球方法;(轻踩、减力挡等。

  4.尝试分组传球练习;

  5.小组展示传球方法,注意准确性(脚背、脚内、脚外)

  6.游戏:传球和停球接力

  三、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接力(13分钟)

  1.老师:光学传球和运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运球的方法

  2.老师讲解运球的方法,提示要点(推球后部中下部,向前用力);(直线运)

  3.学生分组独立尝试几次,体验动作要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业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业不变的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总结等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体验不断变化的数学现象,感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商业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教具准备:

  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以疑激趣,导人新课口算(投影片出示)

  (1)2412=

  (2)2400012000=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第(2)题的结果。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与第(1)题有什么关系,本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评论:提出新颖、困难、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问题、猜测,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二、探索发现规律

  1.观察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2412=2.观察算式,对被除数除数商进行分类整理。以下题目(卡片)学生口算:

  (242)(122)=

  (244)(124)=

  (243)(123)=

  (2410)(1210)=

  (24-8)=12-8

  (246)(126)=

  (242)(122)=

  (243)(122)=

  (245)(125)=

  思考:与2412=2相比,以上哪些算题业务没有变化?然后根据业务的变化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业务的变化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商业不变的问题,再次提出问题:商业不变,谁在变?(除数和除数在变)你能根据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再次对这组题目进行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类?小组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242)=2

  (245)(125)=2

  (2410)(1210)=2

  第二类:(243)(123)=2

  (244)(124)=2

  (246)(126)=2

  教师陈述:被除数、除数乘数,可以说被除数和除数都增加了好几倍;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几倍,可以说被除数和除数都减少了好几倍。板书:扩大缩小

  3.观察公式,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2412=2为标准,观察上述两组题目的除数和除数是如何变化的?板书:扩大缩小

  3.观察公式,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2412=2为标准,观察上述两组题目的除数和除数是如何变化的?

  (2)学生讨论报告:

  生1: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都增加了两倍,生意没有改变。问:都是什么意思?

  生2:都是指被除数增加2倍,被除数增加2倍。

  引导: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两倍,可以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两倍。

  生3: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倍,业务保持不变。

  生4: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了3倍,生意保持不变。

  组织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出上述规则,并与书中的规则进行比较。

  板书: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业保持不变。

  (3)组织学生举例验证,板书题目:商业规律不变。

  (4)讨论:为什么(2418)(1218)、(242)(122)、(243)(122)的商业变化?同时,在同一倍数下画一个重号,引起学生的注意。

  [评价分析:有目的地放手一些公式各级分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总结不变的规律、新颖、巧妙的设计、深入、层层接近,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反映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要作用的紧密结合,反映了一点和学习大量的教学策略。]

  三、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1.激发对故事的兴趣,加深理解。老师和学生一起欣赏视频故事《猴子分桃》。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让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小猴子一听,连连摇头,心想每只小猴子只有两个桃子啊,不,太少了!太少了!猴子大喊大叫。猴王缓了一口气说:好吧,平均给你60个桃子3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了挠头试探地说:大王请开恩,多给点行吗?这时,猴王一准桌显得慷慨: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子,你应该总是满意的!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导游:学生们也笑了。谁的笑容聪明?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2400012000等于多少?根据是什么?

  2、口算。

  三、根据312002600=12,迅速说出以下题目的结果。

  31226=3120260=156001300=31200026000=15600013000=

  4、抢答。

  (1)在一个除法算法中,如果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2)在一个除法算法中,如果被除数乘以10,商家应该保持不变,除数()。

  (3)在一个除法算法中,如果除数除以100,商家应该保持不变,被除数()。

  5、已知4812=判断以下各种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怎么改就对了。

  (1)(485)(125)=4(

  (2)(483)(124)=4()。

  (3)(484)(124)=4()

  (4)(486)(126)=4()

  (5)(483)=4(123)

  (484)(124)=4(

  (7)(482)=4(122)

  (8)(482)=4(122)

  6、填空,看谁填得对又快。

  (1)9030=(90口)(302)

  (2)(405)(20○5)=2

  (3)(1200口)(40005)=3

  (4)(120004)(40004)=3

  (5)(12000)(4000)=3  七、小游戏找朋友。

  方法:一个同学拿着328=4的卡,说:如果你愿意和我做朋友,请上台。

  方法:一个同学拿着328=4的卡,说:如果你愿意和我做朋友,请上台。对手拿着(324)(84)的卡问:如何改变,我们就能成为好朋友?怎样才能改变?做了一些类似的活动后总结:祝贺你找到这么多好朋友,希望我们班成为一个团结合作的大集体。

  四、课堂总结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结论:通过仔细的观察、思考和比较,学生们在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中看到了不变的商业规律。这种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会使我们越来越聪明。

  [评论:巩固练习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效果明显,既实用又活跃。猴王分桃的故事寓意深刻而有趣,赋予数学内容情感色彩,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始终获得新的知识。判断练习,让学生说错在哪里,如何改变是对的,不仅加深了对商业规则的理解,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论、善于表达的能力。

  教学思路:

  这门课选择了以孩子最感兴趣的春游为主题的歌曲,贴近孩子的生活。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活力和鸟语花香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自然的热情。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将情境、情感和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听、看、唱、动”等音乐活动,逐步深入,使学习活动充满乐趣和高潮。

  教学目标:

  1.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丽。

  喜欢听音乐《郊外去》、《野蜂飞》。能感受到听音乐的基本情感,感受音乐的速度,强弱对比。并能用跑步、跳跃、蜜蜂飞舞等动作来表达音乐的变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唱歌曲《春天来了》。用动作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用歌曲和动作主动表达对春天美好向往的情感。

  4.通过音乐学习认识和亲近自然,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以自然优美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2.能够感受到两首音乐的基本情感,并能够积极参与音乐的速度和强度变化,以动作(或节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表达春天和大自然的美。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激发热爱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具准备:

  音响、课件、打击乐器、“小明星”奖章等

  教学方法:

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游戏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表:

  教学环节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说说看)

  1.听音乐《春之声圆舞曲》进教室。师生问好。

  2、“说说”——

  老师:学生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天!

  师:春天美吗?

  生:美!

  老师:你能告诉我春天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吗?

  (学生可以自由讲述春天的各种风景)

  3、“看看”——

  老师:在美丽的春天,人们喜欢去春游。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关于春天的照片和图片(播放学生去春游的照片和春天的美景)。

  创造春天的情境,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播放学生自己去春游的照片,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说”、“看”中自然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活动。

  1.说出春天自然的变化,注意说出春天的特点。  2.把握春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把观察到的风景说清楚。

  3.说话要大胆,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晰,句子要完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孩子们,在我们学习古诗《春晓》之前,我们又开展了寻找春天的活动。你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请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板书:公园,田野,每个人都在身边……

  说春天。

  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喜欢?(请几个学生简单说)

  网站简介

  既然大家都说春天很美,今天的课就让大家谈谈春天吧?

  这次演讲有三个要求。请看电脑,和老师一起读,然后记得按要求完成,比这节课谁最好。

  春天是新年的开始,所以古今中外的人都称赞春天。你知道哪些词描述了春天吗?(学生说几个,教师板书)

  老师还为你准备了很多单词和句子来帮助你说好话。请看电脑,自己快速记几个,以后说话的时候用一些自己喜欢的。(学生看电脑,边读边记)  现在看完了,让大家比较一下谁说的春天美,好吗?春天来了,你去公园看到了什么?(用一句或几句话说,按要求说。)

  你刚才说得很好。看看电脑里的老师给你提供了什么。(学生看电脑,观察公园风景,然后同桌互相说话。)

  春天来了,你在田野里看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老师随时纠正。)之后,再看电脑,让学生们互相交谈。最后,指名说。  春天来了,在大家身边,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春天?(老师给学生看一两张照片,让他们准备说话。)学生开始说话,老师随时指导。

  春天,除了刚才说的和电脑上看的,你还看到了什么变化吗?(蝴蝶、青蛙、蝌蚪……)

  孩子们,你们说春天真的很好,那么谁能给你们刚才说的话加上一个话题呢?看谁说的题目最好?(教师板书题目)

  三、指名说话。

  孩子们,现在我们要比较谁说春天的风景最多,最美,但要按要求说,好吗?(看看电脑上的要求,然后老师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选择春天想说的地方,按顺序说出特点。)学生开始准备,老师巡视指导。

  四、指名说,师生评价。

  刚才几个孩子说得很好,但是电脑里也有三篇文章。让我们看看谁好,谁好。

  【教学目标】

  1、会认帘、背、装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气、早、去、亮六个字。  2.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课文。

  3.体验文章中美好的亲情,培养学生从小尊重长辈、关爱父母的美德。

  【教学重点】

  阅读和写作,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情感

  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受。

  【用具准备】

  1.教师准备:  生字卡、帽子拼音卡、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让学生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落,画出生词,做好预习,学习课文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然后在阅读中理解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学生们喜欢郊游吗?你能谈谈郊游时的感受吗?老师明天会带你去郊游。你高兴吗?你会带什么?但是,现在你妈妈病倒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八节课《月亮的愿望》,板书题目,一起阅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练习自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词。

  2.同桌互读,不认识的请教同桌。

  3、游戏:

  给生字戴帽子:

  老师出示帽子(拼音卡),学生找到相应的生字卡贴在黑板上,说对了就当小老师看,说怎么记得。  4.摘下帽子认读:

  齐读。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5.给生词找朋友:

  用你最喜欢的生词组词或句子。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正确,流利。

  标记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阅读课文,正音。

  3.创造情境:

  ⑴课件显示月亮剪图和挂图:

  月亮看到了什么?

  找出文章中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第一段)

  ⑵月亮看了,怎么说呢?谁来读月亮?

  (读月亮的时候,要觉得自己是月亮,读自言自语的语气,声音不能太大)

  4、演读:

  ⑴月亮来到谁家(张贴珍珍剪图),看到了什么?

  小组内表演:

  一号演母亲,二号演珍珍,三号演月亮,四号演导演,读旁白。

  ⑵推荐优秀演员上台表演。  ⑶全班人物齐读,轮到读哪个角色就站起来读:

  阅读时要有角色意识。

  ⑷谈一谈:

  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为什么扮演月亮的学生想明天下雨?

  5.课件展示插入(孩子们去郊游,包括珍珍),看图中人物的表情,读出愉快的心情。

  四、拓展练习

  1.课件显示:

  悄悄地_________  愉快地__________

  高兴地_________

  轻轻地__________

  (学生在填空前表演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2.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

  三、接龙报告。

  〖板书设计

  八、月亮的愿望  孩子们在好天气去郊游

  孝敬父母  下雨的时候,珍珍妈妈病好了,然后郊游。

  两天后,阳光明媚的日子很多

  〖教学后记

  这个童话故事贴近孩子的生活,学生很容易理解,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分角色朗读表演时,学生入情入境,能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到文章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词

  1.课件显示生词,学生阅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词

  1.课件显示生词,学生阅读。  二、打乱读卡顺序。

  3.学生阅读自制卡。

  4、游戏:

  老师出示拼音,学生迅速从自己的卡片上拿出相应的生词并读出来。

  二、朗读感悟

  1.引导学生情绪化地阅读课文。

  2、讨论:

  月亮的愿望是什么?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

  ⑴小组讨论。

  ⑵集体交流。

  三、写字

  1.示范说明:

  女:

  ⑴范写,学生们仔细阅读,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⑵讲解要点:

  第一笔撇点和第二笔撇收笔要在同一水平线上,横写长,字才稳。

  ⑶学生模仿一次:

  太:  学生观察范写。关键是要写好竖撇──先竖后撇。

  气:

  提示最后一笔横折弯钩。

  早、去: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两部分要写得宽而扁,最重要的是中间一横要长。

  ①范写,讲解。  ②学生仿影。

  2.学生练习:

  ⑴冥想,坐直,正确握笔。  ⑵画红,临写一遍。

  教师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板书设计

  八、月亮的愿望

  女太气早去亮

  【教学后记】  复习巩固生词时,采用多种形式,学生参与性强,效果好。本课要求生词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观察和师范写作讲解正确写作。

  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各民族、古代部落和现代建筑的壁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享受绘画和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难:

  在欣赏图片资料时,需要仔细观察,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大胆表现,展示自己。

  学习准备:

  几张图片资料。学生绘画用具等。

  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一、引

  1.为活动环境做好准备。

  2.师:动人场景;徐州出土的许多画像砖是汉代祖先活动、生活的缩影和对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回到古代,寻找我们祖先留下的生活和艺术的痕迹。

  二、议

  1.孩子们欣赏书中的图片,感受图片的形式和场景,初步了解作品的内容。

  2.孩子用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感受。

  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岩石和壁画,让学生观看、感受和进一步理解,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A、画面的共同特点:尺寸大,概括性强,自由奔放,描写的风景与当时的生活有关,形式美感震撼。

  B、图片由来:劳动记事、图腾、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术,表达感情、游戏、自娱自乐、狩猎、抗击自然灾害等。

  C、关注一些具有广泛影响或个性特征的作品:  a、尼沃洞穴中带箭的野牛和印度人带箭的美洲狮形象经常被人类学家用来解释旧石器时代岩画起源于巫术的典型例子。“他们喜欢用这种人工制品来模仿他们梦寐以求的猎物。

  B、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原始社会岩画是用石头磨画的,描绘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崇拜。

  C、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岩壁上的人物活动图,人物和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d、敦煌壁画,记录了许多自己的经卷故事,被称为世界。

  猜猜:南美高原上有很多巨大的画,是什么时候,是谁画的?为

  什么要画?什么是画?

  (2)壁画等巨幅绘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A商业广告。

  B装饰生活环境,

  C人们自娱自乐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巨大的绘画作品,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互相讨论,互相表达。

  第二课时:

  一、引

  1.组织儿童分组,安排场地,准备大量绘画创作材料。

  2.与学生讨论绘画表现,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小组表现出相同的主题,先集体构思,再将具体任务分配给个人,一起表达。

  小组里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玩耍,看看组合在一起形成什么样的画面。

  二、议

  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1.孩子大胆涂抹,不受约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孩子注意色彩搭配,让画面流动。

  3.孩子在墙上画画时,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

  4.儿童应注意保护环境卫生。

  5.友好合作,互相支持。

  三、练  分头活动。

  1.在墙上画画。

  2.在大纸上画画。  3.在地上画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和疲劳,坚持到底,帮助学生完成艺术活动。

  四、学习总结  1.创作作品,谈谈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2.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

  3.进一步鼓励学生表现。

  4.留念

  五、反思

  教学目的: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说出自己想对梅林小学说的话,写出来。

  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红花,信封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激情导入:

  全班分为六个小队,学生答对问题,在小黑板上给小队加一朵小红花,比较看哪个队得到的小红花最多。

  同学们,你们知道梅林小学的主人是谁吗?

  顺便说一句,是你!

  2.你知道你的“家”吗?梅林小学是什么样的学校?(学生说,老师写)

  3.按照一定的顺序向老师介绍你的学校。(小组讨论后回答)  4.老师总结:

  梅林小学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学校。它原名启东小学,是一所位于祠堂的私立学校。现在它已经成为一所拥有两座教学楼和数百名学生和教师的大学。我们应该为在这所学校学习感到骄傲。

  梅林小学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你认为你能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回答)

  你觉得梅林小学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他的教学楼应该是什么样的?他的操场应该是什么样的?他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小组讨论后,回答)

  四、原来我们对梅林小学的现在和未来有这么多的想法,我想它也一定想听听你的心。

  我们可以先写下我们对梅林小学的印象,然后写下我们对梅林小学的感受。你可以告诉梅林小学`文字写在信封里,然后我们打乱信封,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评论,评论,选择最好的写作,谈谈你的观点。

  (小组互评,评优胜组)

  五、教师点评:

  听了同学们的想法,我很高兴老师能为梅林小学有你这么优秀的学生感到骄傲。让我们写下我们的梅林小学。板书:我们的梅林小学。

  (板书设计)

  梅林小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0的加减法。  2.要求学生理解图意,说出图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索能力和认真写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不使用图口计算0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

  不使用图口计算0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在此之前,我们学到了关于0的知识,谁还记得,0是什么意思?老师: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什么都没有。

  二、探索新知识。

  第一幅让学生观察的小鸟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鸟巢里有三只鸟在聊天)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第二张鸟图,三只鸟从鸟巢里飞走。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鸟巢里还剩下几只小鸟吗?飞走的三只鸟是从几只鸟中飞走的?

  (3)你能完全告诉大家这张图的意思吗?(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比较一下,看谁说的最好)

  (4)谁能列出剩下的几只鸟的算式?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中的每个数字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在课本上观察青蛙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荷叶上有4只小青蛙在休息)

  (2)观察第二幅荷叶图问:这片荷叶上有多少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吗?

  (3)你能完全告诉大家这张图的意思吗?(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比较一下,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片荷叶上有多少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中的每个数字是什么意思?

  3.观察以上两个算式:3-3=0

  4+0=4

  你发现了什么?(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综上所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没有一支。两手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孩子浇花。

  (全班集体评价)

  三、小猴吃桃。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说对方的意思,然后列式计算。  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一、小狗快跑。要求每个学生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列式计算,最后集体评价。  2.比较,看谁做得对又快,鼓励做得快的同学。板书设计:

  0的加减法

  3-3=0  4+0=4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课后小记:xxx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们谈谈你通过这门课学到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

  活动名称:

  多彩的春天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幼儿园的小花园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柳树抽出嫩芽,桃花盛开,下午走路时,孩子们总是新奇地发现,交流。结合季节,我们班最近开展了“小花园”的主题。根据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我喜欢幻想和华丽的色彩,所以我开展了这项活动。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谈谈心中春天的颜色,感受春天的美丽。

  2.在装饰小花园的过程中,练习着色能力。

  活动准备:

  VCR、画有线条的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说说春天的颜色

  1.老师:孩子们,春天来了。幼儿园的花园真的很美,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然而,王先生认为春天是绿色的。猜猜为什么?

  年轻:因为春天有柳姐是绿色的……

  老师:恩,说得真好。

  总结:因为春天来了,绿草发芽了,我觉得春天是绿色的。  2.你觉得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回答)

  幼:红色,黄色……

  3.孩子们互相讨论。

  老师总结:听说有的宝宝说春天是红色的,有的说春天是蓝色的。看来春天真的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春天美吗?

  二、装扮小花园

  1.老师:看看我今天带来了什么。

  2.其实这是老师的花园,黑线是花园里的小篱笆。我在这片绿色的草坪上(边说边画,指导语:要让草坪长得满满的,能有小白点吗?)你帮老师想想花园里除了草还会有什么。比如,花会是什么颜色,红色,黄色

  3.老师:然而,这么大的小花园王老师一个人打扮,有点累。所以,我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忙。看,弟弟妹妹装扮的小花园漂亮吗?你想知道他们在花园里种了什么吗?一起来看看VCR

  4、幼儿操作

  老师:剩下的,请用各种美丽的颜色打扮你的小花园。

  三、作品交流:蝴蝶飞

  1.温暖的春风出来,吸引了蝴蝶姐姐。让我们和蝴蝶姐姐一起去看看你的小花园。

  2.孩子们一边飞蝴蝶一边看伴侣的作品。

  自评:

  这个活动是在春天“小花园”的主题下进行的。在此期间,我们利用中午散步、森林公园春游等机会,与孩子们一起寻找春天的颜色。这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谈谈春天的颜色,装扮春天的花园,和蝴蝶姑娘一起参观花园。

  这三个环节紧紧围绕目标设定,教师有很强的目标意识。在第一个环节,老师用心说春天引导孩子说春天的颜色。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相对完整,基本上可以说完整的话,比如:“春天是xxxx颜色,因为…..“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总结中可以加强孩子对春天美的体验,如“春天是嫩绿色的,因为….春天是粉红色的,因为…但在儿童自由交流的过程中,也许是因为有客人老师在那里,讨论的气氛不是很热烈。在第二个环节,因为我看了VCR,孩子们很感兴趣,在着装和着色方面,孩子们表现得很好,很投入。在第二个环节,因为我看了VCR,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在着装和颜色方面,孩子们表现得很好,非常投入。在第三个环节,老师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花园的装扮,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自然地和蝴蝶女孩一起参观花园。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活动结束时总有很多遗憾和不足。但正是这些遗憾给了我们不断改进的动力和方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公里,初步建立1公里长度的概念,知道1公里等于1000米。

  2.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和简单计算将进行。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体验,对“千米”形成量感。

  2.实际长度将用公里表示。

  教学难点:

  千米与米之间的转换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复习单位

  老师:这是一本上海地图册,老师也带了一本,学生们观察,想想地图册的厚度是多少?生:3毫米

  老师:它的宽度有多长?生:7厘米

  老师:现在我开始这张地图册了。现在它的宽度变成了多少?学生:1米是我们学过的三个长度单位。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给这三个单位排队吗?生:毫米,厘米,米(老师板书)

  它们是如何用字母表示的?生:mm、cm、m(板书)

  (2)生活中的mm、cm、m

  我们生活中长约1毫米的东西是什么?生:蚂蚁,硬币的厚度

  你认为1毫米长还是短?生:很短

  我们生活中长约1厘米的东西是什么?生:指甲盖的宽度和回形针

  你认为1厘米长还是短?生:短

  我们生活中长约1米的东西是什么?生:红领巾

  你认为1米长还是短?生:有点长

  十条红领巾连在一起多久?10米

  100条红领巾连在一起多久?100米

  1000条红领巾连在一起多久?1000米(板书:1000米)

  (3)引入

  这是哪里?上海迪士尼乐园今年开放。

  康城学校距上海迪斯尼乐园约5()公里

  以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太小,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长度较大的单位“千米”,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千米的理解”。(板书:对公里的理解)

  2、认识千米

  1公里有多长?

  这1公里和我们1000条红领巾连接的1000米有什么关系?一样长

  1公里的生命有多长?

  (1)操场绕1公里

  你在操场上跑过吗?100米跑过吗?操场上的直线是100米,整个跑道是400米。想想看。跑几圈1公里?2圈半

  (2)直1公里

  想一想:如果你走出校门,沿着康新公路向南走1公里,你能去哪里?

  康新公路站11号线

  (3)垂直1公里

  想一想:如果把1公里竖起来,它有多高?陆家嘴金融中心聚集了许多高层建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公里比这些高层建筑高很多,上海环球中心的两栋建筑叠得这么高。大约需要300层这么高。

  你觉得1公里长吗?因此:公里通常用来表示较长的距离或长度。

  3.练习认知千米

  (1)填写合适的单位

  (2)请更改(练习纸)

  小胖的父母在迪士尼开园后不久就带他去玩了。小胖还写了一本日记来介绍迪士尼。但是看完这本日记,学生们偷偷地笑了。为什么呢?如果有错误,请帮助小胖改变,完成练习纸的第一个大问题

  (3)请填写(练习纸)

  这是什么?下面这条线代表了中国最长的河长江,上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它们的起源是同一个地方,也就是时间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青藏高原上的珠穆朗玛峰。你能填满它们各自的长度和高度吗?(同桌讨论)完成练习纸第二大题

  4、单位转换

  (1)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里可以用到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小胖说:我在去迪士尼的路上见过两次,第一次是这样。

  但是没有公里,原来公里是公里,是公里的另一种说法。

  小胖说:第二次是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公里这个长度单位,你看。

  这个标志上没有公里?Km是千米字母表达式。

  我们可以用路标或数射线来表示距离。

  看到路标的地方是0,下一个出口在哪里?A出口呢?B出口呢?

  上海工业区呢?

  1000米是1000米,观察数射线1公里有多少100米?

  从我们学校出发去迪士尼需要5公里?

  5公里有()1公里,几个这样的1000米。所以,5千米=5000米

  (2)一起练

  8千米=8000米(8公里有几个1000米)

  7000米=7公里(7000米有几个1000米)

  2千米=20xx米(2公里有几个1000米)

  6000米=6公里(6公里有几个1000米)

  (3)自己练

  2km=m5km=m

  11km=m4000m=km

  6000m=km28000m=km

  8km 1km=m12km-6km=m

  5000m-2km=m  5、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关于千米的知识?

  评价

  对比这个课堂评价表的要求,你觉得你在课堂上表现如何?能给自己打几颗星吗?请说说看。

  你的同桌呢?请大家来谈谈。

  板书:

  千米的认识

  很长

  毫米mm(很短)厘米cm(短)米m(长)  1公里(公里)=1000米

  1km=1000m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0的加减法。  2.要求学生理解图意,说出图意。

  2.要求学生理解图意,说出图意。

  二、工艺及方法:  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索能力和认真写作的好习惯。

  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习0的加减计算。

  难点:

  了解0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场景介绍: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好朋友小猪佩奇,他认为你特别喜欢。佩奇邀请大家来她家。路上有一些数学问题需要你帮她解决。你愿意帮助她吗?先来看第一关:出示口算题:学生口算,抢答。

  二、探索新知识。

  第一幅让学生观察的小鸟图。

  老师:同学们真厉害,看,鸟儿也来欢迎我们,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鸟巢里有三只鸟在聊天)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第二张鸟图,三只鸟从鸟巢里飞走。

  问:飞走了,鸟巢里还有鸟吗?什么都没用?(0来表示)0还能表示什么?(起点)

  老师:同学们真的很厉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0加减法。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鸟儿飞出来迎接我们。这时,小佩奇有问题要问大家:鸟巢里还剩下几只鸟?飞走的三只鸟是从几只鸟中飞走的?

  (3)你能完全告诉大家这张图的意思吗?(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比较一下,看谁说的最好)

  (4)谁能列出剩下的几只鸟的算式?

  板书:3-3=0(5)谁知道:算式中的每个数字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在课本上观察青蛙图。

  (1)这时,池塘里的青蛙也来凑热闹,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荷叶上有4只小青蛙在休息)

  (2)观察第二幅荷叶图问:这片荷叶上有多少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吗?

  (3)你能完全告诉大家这张图的意思吗(先同桌互相说,然后指名说,比较一下,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片荷叶上有多少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中的每个数字是什么意思?

  3.观察以上两个算式:

  3-3=0

  4+0=4

  三、巩固练习。  1.按照老师的要求摆小棒练习

  老师:放一根小棒,然后拿走这一根小棒。(列式:1-1=0)

  放两根小棒,同时拿走这两根小棒。(列式:2-2=0)放3根小棒,同时拿走3根小棒。(列式:3-3=0)放一根小棒,拿走0根。列式:1-0=1摆2根小棒,拿走0根。列式:2-0=2摆3根小棒,拿走0根。列式:3-0=你发现了什么?(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综上所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原始数。

  四、综合练习。

  同学们真的很厉害。这时,猪爸爸出去迎接我们。猪爸爸说:孩子们,今天学到的新知识:你们都学会了0的加减法吗?现在,我要来考你,准备好了吗?

  一、小狗快跑。

  要求每个学生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列式计算,最后集体评价。  2.小猴摘桃:同桌之间互说图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让学生多说。

  3.关于0的加减法口算练习。  五、课堂总结:  让学生们谈谈你通过这门课学到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

  教学内容:

  教科书23页例题及做一做,27页练习3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和演示,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正确阅读加法算法;让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的操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初步数学交流意识。

  3.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准备教具、学具: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个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到5,再从5到1。

  二、出示数字,读数。

  三、按顺序填数:

  ()3()5。

  二、探索新知识

  1.引导观察和感知加法的含义

  (1)通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觉得一个学生和两个学生走到一起,把一只红纸鹤和两只蓝纸鹤放在一起。

  (2)学生交流感受和经历。

  老师引导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老师说明:一个同学和两个同学走到一起,把一只红纸鹤和两只蓝纸鹤放在一起就是合在一起。(老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在一起)

  2.学习加法算式

  (1)数字1和2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来。

  (2)老师说明:把1和2结合起来,我们在数学上用符号“ “来表示,教师板书” ”。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3。

  (4)教师进一步说明:将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

  师范阅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阅读。

  3.发散联想

  (1)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让学生说生活中的其他东西可以用1 2=3.加法案例表示。

  (2)(再指纸鹤图)问:这张图用什么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启发学生说:

  ①有两只蓝纸鹤,一只红纸鹤,三只纸鹤合在一起,两只 1=3。

  ②有两个孩子,另一个孩子,三个孩子在一起,两个孩子在一起 1=3。

  ③有两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三个同学,两个 1=3。

  ④有一个女同学,两个男同学,三个同学,一个 2=3。

  ……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的含义。

  (1)做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意思。

  ②学生操作,表达意义。

  (2)做一个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达意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将不同的加法算式放在桌子上的五个圆片上。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4 1、1 4、3 2、2 3、1 3、3 1…

  2.看图片,体验加法的含义。  打开教科书23页,仔细观察气球图,激励学生解释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三、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显示练习三的第二个问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出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四、全课总结(略)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风景的角度和透视规律,掌握取景和构图技巧,初步了解学校人物素描的基本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感受生活的美和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掌握简单的素描技巧。

  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独立上进,善于探索和发现新事物。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动员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第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画面透视规律和构图技巧,学习规律,开阔绘画视野,提高兴趣,培养求知热情。

  2、能力目标:通过开放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独立学习和积极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密切联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追求创新。

  二、重点和难度:

  1.重点:我把它放在画面透视规律和人物造型上;

  2.难点: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演示法、陈述评论法、讨论问答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具:教师准备和教具;学生:准备自制图片、刀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直观效果。

  3.板书: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涵盖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首先,利用多媒体引入场景,让学生感受校园的美景,激发艺术情感。结合课文内容,将学生带入主题。

  1.组织观看幻灯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看了这些校园画面,对哪个场景最感兴趣?有那些美好的感觉(你对校园有那些美好的印象?)能说出来大家分享吗?

  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一个个发言。老师应该立即给予适当的评论,赞扬他们的勇气,肯定他们的正确观点,指出存在的问题,给予合理的指导,增加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并引起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好奇心和兴趣。

  2.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组织学生发言,谈论生活的美和自然的美,学习艺术观察和欣赏。

  第二个环节顺利引入:

  (二)欣赏感悟:

  在教师的指导下,本环节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作品的特点,初步了解作品的拍摄和构图特点,学习从不同角度(仰视、俯视、平视)进行造型观察,提高学生的观赏水平,丰富想象力。

  首先,结合课文播放几幅校园图片,然后老师采用讲述法简单讲述画面造型艺术

  一些特点和概念:如图片、取景、构图、主题、空间、透视等,然后激励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这些校园图片是从什么角度来表达的?有哪些规律?

  一件作品在那些地方好看吗?如何拍摄和构图?

  让学生先结合课文图片个人思考,然后互相讨论。之后老师一边提问一边总结,一边分析一边总结,让同学们结合图片分析,区分几部作品的透视角度和差异,提高欣赏水平,

  重点找出以下几点:

  1.观看作品时,首先要找到透视角度。观察作品,要看清空间搭配,选择正确的角度,区分透视规律,掌握平视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特点。

  2.画面是否好看,取决于如何拍摄和构图来表达主题。画面主题要鲜明,陪衬要协调,主题太大,画面太满,不生动;太小,主题不突出,画面凌乱。图片的主题必须与周围的天空、广场、树木和视野相协调。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感悟,学生们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对画面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教学将引入第三个环节。

  (三)讨论探究:

  启发学生,从校园环境和设施到校园人物:师生。

  问:你知道他们坐着、站着、走着、跑着、跳着、打球、跳舞,每天和他们一起学习、玩着、活动吗?如何通过构图造型表现出来?

  接下来,多媒体播放一组人物活动场景和图片,与学生一起观察人体的基本特征。在这里,我采用启发式、发现式、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完成以下教学:

  1.什么是静态和动态:肩胛线、骨盆线、双眉线,静态时平行,动态时相反;

  身体比例:头部与身体的比例,站立、坐着、坐着、坐着、蹲着、分别是;

  3.人体活动与重心的关系:随着生活的变化,人物的重心总是沿着臀部的中心线移动。

  4.人物表情:随着人物视线和表情的变化

  通过对人物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学生们学习了人物造型的方式和方法,为欣赏人物作品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4.人物表情:随着人物视线和表情的变化

  通过对人物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学生们学习了人物造型的方式和方法,为欣赏人物作品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4)练习分析(扩展)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前面欣赏的基础上练习练习。我会这样引导他们:

  同学们,校园里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能用你的笔画出那些观察方法和绘画技巧吗?下面我们进行素描练习,主要选择两部分,一是复制美丽校园的任何形状图片,二是复制素描校园人物。你可以选择一个,有良好绘画基础的学生可以完成两个。

  首先,多媒体播放模型图片,复制前指导要点和方法,启发学生,然后要求他们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做好巡回指导。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出要求:  1.选材要准确,构图要巧妙;

  2.主题要突出,画面要生动;

  3.比例要合适,重心要掌握。

  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和评价,最终选出全班优秀作品进行评价和老师点评。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1.这些构思作品的选材有什么好处?缺点在哪里?,如何进一步纠正?

  2.构思画面主题是否鲜明突出?有什么意义?  3.作品构图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效果如何?

  通过复制和评价,学生可以提高绘画知识,提高欣赏水平,为学习绘画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尝试掌握人物泥塑的基本技能,掌握人物动态和表达的主题创作,掌握特定雕塑主题与表达形式语言选择之间的组织关系。

  工艺和方法目标:能够模仿优秀的雕塑作品,提高立体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观察日常生活和感受生活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制作小泥塑作品的方法和步骤,制作小泥塑。

  创作时,不拘泥于自然真实,而是按照意图大胆选择。

  教法学法

  独立探索、观察比较、探索方法、生产性能、展示评价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问题:我们生活环境(校园、社区、城市)的主要雕塑作品和特点是什么?

  2.敦煌城雕反弹琵琶分析。

  3、分析比较P8页雕塑的表情特征有什么不同?

  二、自主探索

  对作品《梳》进行分析,

  1.你认为艺术家的角色是什么?

  2.人物的表情和动态表达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总结: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动态和表情来展现人物的个性。

  三、了解工具材料。

  通过课件和课本上的图片理解工具,教师准备的实物供学生理解和体验。

  四、观察比较

  雕塑的主要形式:欣赏《花》、《推磨》、《梳子》等作品。

  圆雕、浮雕(高浮雕、浅浮雕)是雕塑的主要形式。

  五、雕塑的创作方法

  1.雕塑包括“雕刻”和“塑料”两种制作方法。

  介绍泥塑的基本创作技巧,包括:贴、搓、提、接等。

  3.享受泥塑视频(6分钟视频)。

  六、尝试表现  操作要求:捏成一个简单的人物动态泥塑。

  七、作品评价

  对有特色的学生作业进行评价,老师为什么要拍这些泥塑的照片,以备以后用?

  1.根据你看到的答案。

  2.简单发表意见。  3.归纳:不拘泥于自然真实,而是根据表达意图大胆选择,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主题。

  1.学生分析。  2.总结归纳。

  认识工具。  学生们分组讨论,谈谈他们在形式上的差异。

  观察、学习。

  视频欣赏,直观感受泥塑的制作方法。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尝试制作练习。

  自评互评。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记忆自然,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思想教育。

  2.认知目标;了解春天的颜色,感受春天的美丽。

  3.能力培养:感受水粉画的特点,培养学生表达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春天的颜色,感受春天的美丽,尝试用水粉来表达春天的颜色。教学难点:涂色方法及整体色彩倾向。

  教学准备:

教师:照片(桃花、柳树、草等)、范作、各种涂色工具、水粉颜料学生:水粉笔、刷子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问题:你听到了什么?

  2.学生们跟着音乐拍手跳舞。

  3.学生交流:

  二、展开

  春天来了,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图片1。)

  2.小组讨论和交流:草出来了,桃花开了,燕子飞了,柳树发芽了……

  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颜色?展示图2、3(学生说了很多颜色,老师总结了春天最重要的颜色,展示了色块。)

  4.老师总结春天的主要颜色,让学生感知春天

  5.看完春天的照片,你现在能用一句话赞美春天吗?

  三、欣赏春画。

  1.实物投影展示书中的范作,谈谈这些画是如何展现春天的色彩的?{学生讨论}{学生讨论}  2.演示水粉工具和简单操作。

  3.欣赏教师范作。  四、揭题,明确本课任务。

  1.试着用水粉来表达春天的颜色。  2.用油画棒和水彩笔展示春天的风景。

  3.用撕纸粘贴。  五、学生创作。(师辅助水粉画法)

  六、作品交流。  1.生生互评。

  2、集体评。  3.老师有选择地评价。(选择优劣典型)

  七、课堂总结、延伸。  这些作品能用来做什么?

小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小学教学计划

06-20

小学教学计划

09-05

小学教学计划

07-28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4-09小学体育教学计划08-25小学体育教学计划04-11小学庄稼教学计划04-16小学安全教学计划03-25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5-31小学安全教学计划08-25